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宣教旅游

浅析如何建设湿地公园(节选)

时间:2023-04-25    来源:中国森林旅游网    阅读次数:2774  【字体:   下一篇

按照《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林湿发[2010]1号)的定义,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

从该定义可以看出,湿地公园具有多重功能。然而,不同的湿地公园,根据不同的实际和区域需求,在其多重功能中又有主导功能来指导湿地公园的发展方向。根据目前已建的湿地公园现状,本文把湿地公园归类为生态保护、合理利用和科普宣教3 种主导功能。

生态保护功能是湿地公园的基本功能。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消除湿地所受胁迫因子,减缓湿地退化趋势,对现有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较好的保护,并保护众多动植物的良好生境,保护物种基因库,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的发挥。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侧重对象又可细分为特定的湿地类型和生态系统、动植物栖息地和生境、水源地和水资源、文化资源等。主要做到:保护对象要明确、保护方法要科学、保护过程要长期、注重生态过程的保护、注重湿地文化的保护。代表例子:(1)水源地保护:江西东江源、陕西汉水源;(2)文化资源保护:湖南汨罗江(届原文化);(3)红树林湿地保护:广东九龙山红树林、海南新盈红树林;(4)岩溶湖泊湿地保护:广东星湖;(5)高山沼泽湿地保护:湖北大九湖;(6)水禽栖息地保护:江西药湖;(7)大型通江湖泊保护:江西东番阳湖;(8)高原湖泊保护;西藏多庆错。
   合理利用功能是保障湿地公园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根据湿地公园实际,结合市场需求和生态承载力,开展包括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观光、度假休闲、康体保健、文化体验为主导的湿地资源合理利用项目,一方面可增加地方收入,提高周边社区群众收入,增加湿地保护的经费来源;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利用,可转变社区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其湿地保护意识,促使群众自发地进行湿地保护。首先,利用方式要适当、强度要适度,其次,利用要体现可持续性,生态旅游不是利用的全部,最后,要划分不同利用强度的区域,要进行适时的监测。代表例:(1)城市湿地利用:浙江西溪;(2)生态湿地农业:江苏;(3)城郊休闲度假:湖南千龙湖;(4)绿色生态养殖:湖南东江湖;(5)沼泽生态旅游:黑龙江新青;(6)城市湖泊休闲
   科普宣教功能是湿地公园的主要目标。在利用湿地公园内良好的生态系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湿地博物馆、湿地宣教中心、湿地文化长廊和宣教长廊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方式向大众传播湿地知识、灌输湿地保护意识,让公众通过在湿地公园中亲身体验和感受湿地,提高湿地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形式多样,内容科学,手段先进,设施要体现近自然,体现“三全”的要求——“全公园宣教、保护管理全过程宣教、全员工宣教”。典型:(1)湿地综合科普宣教:浙江西溪;(2)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山东滨湖(荷花种质资源);(3)运河文化展示:山东台儿庄运河;(4)特定民俗文化展示:江西傩湖(傩文化);(5)生态净化功能展示:重庆彩云湖、辽宁莲花湖;(6)梯田文化宣传:云南哈尼梯田;(7)防洪、发电功能:湖南雪峰湖。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